又一支100亿国企母基金落地
1月17日,交发集团发起设立的泉州交通发展产业母基金——泉州交通发展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该母基金规模100亿,将为泉州新交通发展有效助力。
据悉,此次备案成功的母基金是交发集团围绕主业板块开展股权投资的重要资本运作工具,此次产业母基金平台将推动投建项目股权投资,母基金将出资80%投入于新交通子基金,联合大型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建工企业共同投资新交通产业。
泉州市此前已经在母基金方面发力:去年10月,市属国企泉州金控集团发起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泉州创新母基金,基金管理人由其权属企业泉州市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泉州市创投公司”)担任。母基金的设立将通过基金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大限度提高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落实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工作,助推泉州产业转型发展新战略落地生根。
这支50亿泉州创新母基金也是由国企主导设立。母基金研究中心发现,去年以来,许多大型母基金均由国企发起设立——2021年由国企主导设立的市场化母基金,包括江西金投产业发展母基金、国能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国科泰达科创母基金、长三角嘉兴母基金、国能绿色低碳发展投资基金等,央企华润资本更是发起了100亿国际品牌发展母基金。今年开年最大规模的市场化母基金也是由国企主导设立:1月5日,首期规模100亿元、总规模300亿元的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成功组建、正式运营。
我们认为,国资母基金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国有资本确实是牢牢占据着“C位”。根据母基金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在中国母基金行业,国资(含市场化母基金)的比例超过了90%,政府引导基金占据着近80%的比例。国资系基金不仅具有资金资源优势、风控优势、信用优势和政治优势,国资基金在资本运作、管理输出及资源对接等方面也是得天独厚。
这些由央企国企主导设立的多支母基金,将为其他市场化产业母基金的设立起到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也期待着更多央企、国企能够为市场化母基金添薪。
此外,泉州作为福建省的地级市,近来频频在母基金方面发力,也从侧面反映了福建省作为一方创投热土的动能已经涌现。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福建省自去年以来也十分重视母基金的发展:
去年下半年,《福建省级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方案》引发,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设立福建省级政府投资基金,按照“母基金+子基金”管理架构,省级政府投资基金规模暂定为100亿元,全部由省财政出资。据悉,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将围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闽台融合、海丝合作等领域,助力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2022年1月12日,由宁德市国投公司发起组建的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母基金――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功备案。根据宁德市政府有关批复,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由宁德市国投公司发起组建,基金定位为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按照“母基金+子基金”的构架设立和运作。
截至2021年10月末,福建共有私募基金管理人600家,管理基金2989只,规模达3050亿元。其中各级设立的政府性投资母子基金共82只,总规模1760.25亿元,为种子期、初创期、成熟期等各阶段企业提供了全方位、全链条、多样化的服务。
